影响:《董事会》杂志发表君百略大公司如何应对官僚化文章

2019年3月,应《董事会》杂志邀请,君百略CEO张政军博士从组织创新角度针对轮值制度撰写了分析文章《大公司应对官僚化的可选项》,刊登于《董事会》杂志2019年第3期,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全部观点,本栏目将张政军博士为《董事会》杂志撰写的全文给出(点击下图可下载刊登于《董事会》杂志的文章)。 

全文如下:

603117b63d02b.jpg

轮值制度能走多远?

 张政军

轮值制度是什么? 

轮值制度是华为公司首创。最初华为采取的是轮值主席(实质是轮值COO)制度,意在做实公司中枢机构,即建立执行层EMT(Executive Management Team),而当时任正非不愿意做EMT主席。华为逐渐发现,轮值主席制运转后不仅中枢机构做实了,锻炼了轮值者处理日常事务和辅助高层决策的能力,而且意外地削平了公司的山头。轮值主席制运转八年后,华为开始实行轮值CEO制度,轮值者从原来的6人缩小为3人,轮值者被授予与CEO相匹配的更高层次的决策权,如战略策划和制度建设,同时被督促将日常经营决策权进一步下方给各个区域。2018年华为开始实行轮值董事长制,与轮值CEO的执行者角色相比,轮值董事长站位更高,关注的是如何领导董事会集体更好地做出战略和重大事项决策。 

任何组织制度的产生、调整和延续,都是与其目的和效果紧密相关。华为的轮值制度起因于做实中枢机构,却意外发现还有其他锻炼轮值者领导力、避免“一朝天子一朝臣”、削平内部山头以及约束最高权力的效果。这就是华为轮值制度为何持续多年,从轮值COO到轮值CEO再到轮值董事长不断演进的原因所在。一些其他公司看中轮值制度的一些优点也采用了轮值制度,如海尔集团于2013-2016年间实施总裁轮值制来挑选出未来企业领导人,2018年12月永辉超市董事会通过《公司章程》决策开始实行轮值董事长制度,台积电采用的“双首长”制也有轮值CEO的类似目的,即集体领导和留住优秀人员。 

轮值制度利弊分析

华为的轮值制度,尤其是轮值CEO、轮值董事长等重要决策角色的轮值制度,具有内部选拔、短期任职和轮流担任三大特点,辅以EMT或董事会集体决策机制,可以产生的优势有:实现日常事务个人快速决策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的平衡;将最高权力约束在制度的笼子里,避免出现绝对权力动摇集体决策机制;平衡各方权力和矛盾,避免山头林立;通过轮值培养和选拔有最高领导潜质的高层人员,与直接提拔相比,轮值制度可以在培养锻炼的同时保持队伍的稳定,保留优秀人材。 

但轮值制度和任何一项制度一样都不是万能的,也有其自身的弊端,主要有: 

1.     轮值制度存在可能的决策效率低下的问题。对于重大而且紧急的决策事项,既需要集体做出又需要快速应对,如果轮值者和集体决策事项或权限划分不清,或者如果轮值者对责任担当有所顾忌,可能会导致一些重大且紧急事项的决策不能及时做出。

2.     轮值制度存在可能的决策连续性不够、决策质量不高的问题。一个企业可能会有多名适合担任董事长或CEO的人员,但也可能适合的人数很少,强行实施轮值制度,可能会导致多个轮值期间,决策质量不高。另外,集体决策尽管可以避免个人决策中情感因素干扰的问题,但集体决策质量取决于集体平均决策能力,如果集体平均决策能力不强,决策质量也不可能好。

3.     轮值制度可能存在难以落实决策责任承担的问题。在轮值董事长制度下,由于是董事会集体决策,责任承担问题可能不显著;在轮值CEO制度下,如果轮值者们的决策习惯和决策大局观类似,可能问题不大,但如果轮值者们的决策习惯和大局观差异较大,责任承担问题可能会成为突出的问题。

4.     轮值制度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会加重山头现象、导致企业走向分裂的问题。如果公司文化的凝聚力不强、制度体系不健全、缺乏对轮值制度的有效支持机制,轮值制度就难以运转顺畅,而且会将原本隐性的权力争夺、利益矛盾显性化,加重山头现象,导致企业分裂。 

总之,轮值制度不是万能的,甚至不一定是最好的制度。任正非本人也说过“华为实在是找不出什么好的办法,CEO轮值制度是不是好的办法,它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”。对于不同企业,可能被轮值制度的优点所吸引的同时,需要考虑一下其适用范围。 

轮值制度的适用范围 

综合轮值制度优劣势分析和华为等公司实施轮值制度的目的及效果,可认为轮值制度适用于大公司,是解决大公司权力过于集中、山头林立、接班人难挑选、优秀管理人员流失的有效手段之一。但要用好轮值制,有若干条件:一是强大的企业文化和公司凝聚力,从而保障权力分散但向心力仍在;二是体系性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按制度办事的工作作风,从而确保决策权力和责任相匹配,避免轮值制度流于形式;三是有多名有资格、有能力但阅历尚浅的可成为接班人的轮值者,从而避免轮值者决策连续性欠佳、决策质量不高的问题;四是轮值层上下具备高效的决策机制或执行机制,确保信息畅通、政令畅通,避免轮值制度被其他问题所制约。 

轮值制度可能不太适合中小公司。因为,中小公司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市场和产品的挑战,需要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准确的决策,中小公司的内部制度不够定型,一般也很难有多名适合轮值的管理层人员。 

大公司如何开展组织创新 

一个组织在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会面对组织内外的挑战,应对不好不仅可能会失去进一步成长的机会,甚至可能会导致组织失败。大公司需要应对的内部挑战主要是官僚化,如权力过于集中、山头林立、人浮于事、创新不足、对市场变化反映缓慢等现象。很多我们所熟悉的诺基亚、柯达、黑莓和百视达等著名大公司之所以倒下,就是因为在外界环境发生巨变时,企业组织由于过于官僚化而对外界环境缺乏有效应对。当前随着环境不确定性、不可预测性甚至可塑性的大大增强,大公司面对的挑战比以前更加严峻,需要企业各个层级更正确、更迅速做出决策,对于战略性决策不能出现重大失误。因此大公司的组织创新重点就是要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机制。 

针对有效决策的组织创新,需要回答谁来决策什么事项以及如何决策这两个问题,继而围绕答案建立一整套的决策机制和相关制度。 

关于谁来决策什么事项问题,首先需要选择个人决策还是集体决策。现代公司治理下的董事会制度已经给出了一个比较有效地解决方案,即公司战略方向、重大事项、CEO任免等重大但一般不紧急的事项,由董事会集体做出决策,但对于董事会决议的执行、管理层人事任免、日程经营决策等重要且时而紧急的事项,留给CEO来做出决策。对于不重要且紧急、不重要不紧急事项的决策,可由CEO向执行层其他人员或较低层级人员授权。现代公司治理下董事会制度的背后原理是:最优秀、最权威的人也会犯错误,而人人一票的绝对民主制很可能会导致决策中庸且平庸化。为此现代公司治理下董事会制有两个重要的机制,一是确保董事会成员是企业经营管理领域的精英阶层,有能力、有责任心做出良好决策;二是CEO是被董事会选择、任免、监督和激励的,没有绝对权力。 

其次要选择出称职的集体决策者和个人决策者,对很多组织而言这是一项难题。要选出称职的个人决策者,首先需要组织内部有大大小小“赛马机制”,能保障有领导才能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;组织内部要有有效的战略实施、岗位管理和绩效管理体系,从而保障人员选拔能够和战略、岗位以及绩效考核紧密挂钩。要选出称职的集体决策者,如果来自企业内部,除了要评估其能力、忠诚度等特征之外,还要考察其独立性程度;如果来自企业外部,则需要评估其决策专业性、对企业的真正理解、勤勉审慎忠实等特征。 

关于如何决策的问题,因为对决策的影响因素非常多,所以这个问题很复杂。对于个人决策者如CEO,除了给予尽可能多的决策信息以及其他辅助支持之外,还应该将权责严格对应,并提供与组织绩效紧密挂钩的激励机制,从而对绝对权力形成有效制约。对于集体决策,审议方式、表决机制、通过标准、提案机制、辅助信息支持等都会对集体决策的效率效果产生影响。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有必要从上述方面系统着手。 

大公司如何开展组织创新,笔者的建议总结成几点:围绕决策机制的有效性,从人员选择、机制搭建、体系完善等维度系统着手;任何制度有优势也有弊端,选择适合自己的组织制度;在组织创新中,要高度重视机制创新,机制创新重于制度创新;在企业内建立高度信息透明的环境,确保决策在充分信息基础上做出,确保真正优秀人才被选拔出来,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企业建立高度信息透明的内部环境。

 (作者是北京君百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)


了解我们关于组织管控的咨询服务,请前往

60331ffdd8e8f.jpg

  组织管控栏目